由于地球本身的干扰,天文学家尚未能够绘制出我们宇宙中大部分无线电发射的地图。一组天文学家希望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前往月球背面的LuSEENight任务。它将于2025年发射,并开辟一条通往月球天文台的新路径。

天文学家准备发射月球背面的测试天文台LuSEEnight

地球在无线电中的声音真的很大,尤其是在20兆赫兹以下的频率下。地球本身的电离层在这些频率下发出噼啪声,掩盖了来自更远距离的无线电发射。此外,我们使用低频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和雷达搜索,淹没宇宙源。

减轻所有陆地污染的唯一方法是站起来远离它。最好的地方是月球的背面,这样月球的主体就可以阻挡地球的无线电辐射。太阳本身也是这些频率无线电信号的相当大的发射器,因此最佳观测时间是在农历夜晚,此时月球的背面陷入黑暗。

但在月球背面建造射电天文台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处着手。第一步是LuSEENight,即月球表面电磁探测器,这是一种小型无线电天线和仪器包,计划最早于2025年运送到月球表面的远端。

LuSEENight的技术传承归功于帕克太阳探测器,事实上,它几乎与该航天器上的其中一种仪器完全相同。LuSEENight由两个6米长的天线组成,天线呈十字形,还有一套基本的电子设备。

在观察模式下,仪器相对安静,因此不会增加任何无线电污染。然后它可以将任何数据发送到轨道月球航天器,后者将数据发送回地球。

LuSEENight背后的团队希望捕捉到一些极低频射电宇宙的首次观测结果,其中包括围绕银河系磁场和遥远明亮源(如超新星和白矮星)盘旋的宇宙射线发射的辐射。

LuSEENight只是第一步。天文学家希望它能取得成功,以便未来在月球背面的天文台和任务能够打开通往宇宙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