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EB病毒(EBV)阳性鼻咽癌亚型和EBV相关免疫抑制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这些发现为传统的NPC发病机制模型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强调了TME中EBV特异性交流作为NPC的潜在治疗靶点。该研究已发表在eBioMedicine上。

研究揭示了鼻咽癌的亚型和EBV相关调控表观基因组重编程

背景和研究结果

鼻咽癌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广东和香港地区。由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罕见性,对NPC的研究严重依赖于当地的研究团队,其发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在香港,鼻咽癌是20-44岁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发病率在男性中排名第8位。令人吃惊的是,在95%的香港病例中检测到了EB病毒。透彻了解NPC的发病机制,尤其是EBV的作用,对于推进这种致命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并且是该领域的一个活跃研究课题。

研究团队使用尖端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全面解码从NPC患者身上解剖的肿瘤的表观遗传学。EBV+NPC被认为因全局DNA超甲基化而大量失调,这种现象表示癌细胞内DNA序列上甲基的大规模增加。这些甲基的功能就像一个“关闭开关”,可以使保护细胞免于变成肿瘤的肿瘤抑制因子失活,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此外,在被认为与EBV相关的非EBV癌症类型中很少观察到全局DNA高甲基化,并且是NPC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步骤。

研究小组发现,与普遍认为的相反,20%的NPC病例的特征是整体DNA低甲基化,这是指癌细胞中DNA序列上甲基的大规模减少。该研究还发现,EBV可能会重新编程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通讯[4],从而保护癌细胞不被免疫系统破坏。

学习的重点

“通常被EB病毒感染,NPC肿瘤携带独特的甲基化模式。NPC发展模型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发现。当在NPC发病机制中发生全局DNA低甲基化时,它是否作为替代途径发生在一部分患者中及其预测患者生存、临床特征和对治疗反应的潜力对于了解NPC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香港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助理教授戴伟博士评论道。

港大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名誉教授MariaLiLung教授补充说:「由于免疫抑制性细胞间通讯与EBV相关,这些通讯对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NPC中的目标和生物标志物。'我们现在正在设计实验来探索这种可行性并了解NPC亚型的临床影响。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对香港的鼻咽癌患者有所帮助。

关于研究团队

这项研究由香港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助理教授戴伟博士和临床肿瘤学系名誉教授李龙教授共同指导。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周嘉裕博士及钟丽舜先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科学主任陶丽华博士为研究提供支持。

合作者包括香港屯门医院临床肿瘤科和临床病理科的陈居发医生和StewartTungYuk医生;临床学院临床肿瘤学系颜启昌教授、吴伟堂教授、李咏梅教授、邝丽云教授、李浩芬博士及林家安博士医学,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玛嘉烈医院肿瘤科邱振中医生;港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陈洪林教授和刘家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