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育肥动物中的使用越来越少。这是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的报告“2018-2021年治疗频率和抗生素消耗量:用于肉类生产的牛、猪、鸡和火鸡的趋势”得出的结果。BfR的任务是评估德国联邦各州每年提供的抗生素使用数据,并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风险评估。

抗生素在育肥动物中的使用呈下降趋势

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BfR考虑了2018年至2021年的数据,并将其与2017年进行了比较。“好消息是,所考虑的农场动物物种的抗生素总体消耗量正在下降,尽管存在波动,”编写该报告的流行病学、人畜共患病和抗菌素耐药性部门负责人AnnemarieKäsbohrer教授说。

用于屠宰的动物中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发生率也在下降。“但是,这种减少因动物类别而异,并不反映观察到的消费减少。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细菌的抗药性行为,并加大力度减少这种行为,以便能够实现长期下降阻力率,”Käsbohrer说。

对于该报告,BfR重点关注四个参数。首先,考虑了农场层面的处理频率。该值表示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平均有多少天,具有抗生素作用的物质被应用于农场动物类别中的动物。这些值是针对育肥肉鸡和火鸡、育肥仔猪和猪以及育肥小牛和肉牛计算的。这也允许确定在六个月内没有使用任何抗生素的农场,即所谓的零用户农场。此外,BfR还调查了哪些动物类别的抗菌物质使用最频繁(全人群处理频率)以及消费量在此期间的发展情况。

每半年零用户农场比例最高的是肉牛。这些农场中约有85%在六个月内没有使用抗生素。超过一半的育肥牛场在六个月内没有使用任何抗生素。就育肥猪和仔猪而言,六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的零使用农场约占农场的四分之一。对于育肥肉鸡和火鸡,零用户农场的比例在每半年15%到20%之间变化。

所有动物类别的抗生素消耗量均呈下降趋势,尽管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分布并不总是均匀。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仍然是育肥猪,其次是仔猪、火鸡、鸡和小牛.育肥肉牛的消耗量可以忽略不计。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所有动物类别中,对人类治疗特别重要的抗生素组也出现了下降。

在大多数情况下,个别农场的抗生素使用平均频率呈下降趋势,尽管在个别半年内发现了更高的值。然而,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育肥肉鸡场可以看到明显的上升趋势。农场层面的平均处理频率增加了4.8天。

全人群治疗频率反映了这一趋势。在家禽中观察到的频率最高,平均处理频率为20至25天,其次是育肥小牛和仔猪,处理时间为10至15天,育肥猪大约处理时间为3天。

BfR还将目前可用的关于在育肥动物中使用抗生素的数据与耐药性监测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后者是与德国联邦各州和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办公室(BVL)联合进行的。在耐药性监测中,观察到的耐药率下降多于单个活性物质的增加,尽管动物物种之间存在差异。然而,这些变化并不一定与那些在各自动物类别中使用减少最多的抗生素物质类别有关。

因此,从BfR的角度来看,必须继续并加强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努力,以防止耐药性传播并能够长期降低耐药率。

现已发布的BfR报告的法律依据是2022年1月28日的兽药法(TAMG)。该法律规定,饲养牛、猪、鸡或火鸡用于肉类生产的农场必须记录使用抗生素和向负责的国家当局报告。该数据以假名形式传输至BfR。

BfR对2018年上半年至2021年下半年八个半年的数据进行了评估,并与2017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未来,BfR将每年检查处理频率和消耗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数量会增加。这是评估德国政府抗生素最小化策略的效果以及耐药细菌从畜牧业传播给人类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生素最小化策略的目的是减少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使用,以抵消可传播给人类的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如果人们接触到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那么治疗疾病所需的抗生素疗法可能就不再有效。对抗生素使用数据的评估和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风险评估为主管部门实施消费者保护政策提供了依据。